热门: 污染控制 生物制药 IT电子
本期内容
赞助企业
行业新闻
面板产能攀升,企业纷纷发力配套市场
面板产能攀升,企业纷纷发力配套市场
录入时间:2018/11/12 12:41:14

面板产能攀升,企业纷纷发力配套市场

 

提要: 中国面板产能的不断攀升更加凸显本地化配套的薄弱。中国面板产业已经迈入新的阶段,梁新清认为,应该对面板企业的任务进行重新定义,面板企业在做大自身的同时,也要兼顾本土化配套的发展,从而对电子信息基础产业起拉动作用。

 

我国显示产业配套将取得新的突破。近日,彩虹宣布,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高世代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彩虹8.5代线项目开工建设,计划201912月实现热端点火,引板后5个月达产。届时,我国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将改善显示产业配套情况。

近年来,伴随着面板企业的发展,像彩虹一样的国内面板产业配套企业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配套率逐渐提升,但国内小而散的配套企业缺乏长期的技术积累,大多数只能提供面板产业中低端配套,而核心配套只能依赖大而强的国外企业。如果我国显示产业配套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需要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生态。

配套本地化小有成绩

通过持续投资,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线逐渐增多,产能不断攀升。全球液晶面板产业重心正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已经坐上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龙头宝座。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和多家咨询机构调研数据,2017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无论是从营收规模上看,还是从出货面积上说,都已经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也在积极布局OLED产业。通过十几条OLED产线的投资,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OLED产业重要的参与者。据IHS估计,中国制造商OLED市场份额则将从2017年的5%增至2022年的26%

中国大陆面板产业的蓬勃发展正为国内显示产业配套企业提供肥沃的生长土壤,将孕育出大批具有创新活力的本土配套企业。目前,嗅到商机的企业开始涌入中国显示产业配套市场,希望在巨大的配套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而那些较早进入中国显示产业配套的企业伴随着中国大陆面板产业的崛起已经小有收成。中国大陆面板产业的繁荣正不断带动配套的本地化。武汉华星光电总经理赵勇指出,华星光电材料本地化覆盖率从2013年的52%增长到2017年的63%,设备本地化覆盖率从2012年的12%增长到2017年的42%。天马微电子集团OLED采购总监杨韬透露,天马材料本地化程度超过六成。2017年,天马膜组材料本地化比例为81%,面板材料本土化比例为41%。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葛兴部长表示,近年来,京东方材料和设备本土化采购金额比例不断攀升,2017年,材料本地化金额占比达到34%,设备本地化种类覆盖率已经达到32.7%

一些市场机构的数据同样显示本地化配套率正在逐渐提升。相关数据显示,在诚志永华、江苏合成、八亿液晶、烟台万润、浙江永太、西安瑞联、南京晶美晟积极推动下,液晶材料本地化配套率达已经从2015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35%2018年有望达到42%

而且部分液晶材料厂商的技术还在不断突破,本地化率也在继续提升。江苏合成厂长宋晓龙表示,今年国产8K4K液晶材料已经实现量产,并被10.5代线采用。江苏合成2018年液晶材料本地化率将进一步提升至1618%。晶美晟总经理许劲涛透露,他们开发出具有自主IP的快速响应和高稳定性的TFT液晶材料,并自主研发出关键的材料测试设备。

除了液晶材料之外,国内其他材料配套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SEMI统计数据显示,偏光片及光学膜本地化配套率30%,光刻胶本地化配套率5%,湿电子化学品本地化配套率38%,电子特种气体本地化配套率48%OLED有机发光材料本地化配套率10%。集创北方透露,集创北方驱动芯片本地化配套率已提升至4%。隆华科技透露,2018年隆华科技系列高端靶-Mo靶和ITO靶材在国内多条TFT-LCD面板产线上持续稳定供货,特别是G8.5 ITO靶材、MO靶均批量生产,G11MO靶实现国产化突破。

目前,设备本地化配套率虽然不如材料那么高,但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技术突破。国内企业和高校正积极提升显示产业设备的本地化。据了解,厦门天马与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出高分辨率TFT曝光机,标志着我国新型显示行业的装备本地化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上海大学与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公司自2008年开始长期合作,成功研制开发了高分辨率平板显示光刻机系列产品及成套先进工艺,使高世代显示TFT基板的大面积工艺能力在平方米级维度上提升达到1.5微米的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原先由日本企业垄断并保持的世界纪录,并实现量产应用。欣奕华总经理张弥透露,欣奕华蒸镀设备核心部件蒸发源的验证测试结果达到了业界先进水平,已具备开发量产用先进蒸镀系统开发制造能力。

配套本地化任重道远

尽管中国大陆显示产业本土化配套正在陆续推进,但是中国大陆显示产业配套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中,日韩配套企业之前先后依托于本地面板产业崛起获得全方位发展,不管是材料,还是设备,都取得了绝对的竞争优势。至今,国内面板企业还依赖它们的产业配套。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表示,目前,显示产业核心材料和设备主要由日韩欧美企业供应,国内显示产业配套企业非常艰难。像在玻璃基板和液晶材料领域,国内配套企业很容易触碰到国外企业的专利壁垒,使用国内材料的一些液晶面板无法销往海外市场。OLED材料也一样,UDC垄断了部分OLED材料市场,国内所有的OLED面板企业都和UDC签署了合作协议。

葛兴指出,在化学品、驱动芯片、偏光片、掩模版方面,由于国内供应商技术相对薄弱,高规格产品尚不具备生产能力;在玻璃、靶材方面,国内供应商品质稳定性不足;在液晶方面,缺少关键核心专利,存在较大专利问题。

在显示产业设备方面,目前,工艺核心设备、工艺前段清洗设备、检查设备、缺陷修复设备以及OLED专属设备等高精度设备都没有实现本土化。例如,阵列曝光机、彩膜涂覆机、取向膜检查机、膜组维修系统和OLED封装系统尤其如此。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指出,中国显示配套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材料技术没有完全掌握,二是设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造成国内配套比较薄弱的有两个原因。

其一,虽然国内不乏材料原创技术和专利,可以和国外企业进行专利交换,但是国内研究机构材料基本没有经过产线的考验,实战经验不足。目前,量产线为了维持良率一般会采用具有量产经验的材料。如果国内材料不经过产线试验就永远是纸上谈兵,不可能成为真正可用的产品。其二,设备技术比材料难度更大,过去有几家小的民营企业决定要研发设备,但是后来杳无音信了。

实际上,设备本地化比材料更加艰难。上海凯世通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炯指出,国内面板企业更青睐于有量产经验的国外设备,因为生产效率更高,有利于扩大产能,而国产设备还很初期,对于面板企业来说没有吸引力。因为如果设备做不好就会浪费面板企业资源,如果做成了效率也不如国外产品,对面板企业来说都存在风险。

如何促进配套本地化?

中国面板产能的不断攀升更加凸显本地化配套的薄弱。中国面板产业已经迈入新的阶段,梁新清认为,应该对面板企业的任务进行重新定义,面板企业在做大自身的同时,也要兼顾本土化配套的发展,从而对电子信息基础产业起拉动作用。

胡春明建议,《新型显示产业超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应该对本土化配套提出明确的目标,例如,争取用3年的时间培育出面板和上游材料/装备的中国品牌,力争本地化材料总体配套率达到80%以上,装备用备品备件本地化配套率达到20%

梁新清建议,发展显示产业配套可以借鉴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财税政策,对国内不能配套的关键材料可以采取免税的策略,但是一旦国内企业实现了同类材料的本地化,并通过面板企业认证,就可以停止免税政策,由国内企业生产。这样可以促进国内面板企业尽可能使用国产材料,也可以鼓励国内材料企业发展。

曹镛认为,从国家角度来看,需要先集中资源重点支持一两家设备企业发展。如果这一两家设备企业能够真正发展起来,会带动更多的企业进入设备领域,促进更多国产设备的发展。

实际上,完善本地化配套并不容易,一方面需要通过上下游协同开发推进配套本地化,另一方面需要组建公共研发平台,试图突破新技术。赵勇指出,材料本土化需要经历组建专项团队、深度交流、验证测试、设备改造、产能支持等阶段。其中在深度交流阶段,面板厂商不仅需要和上游材料厂商进行深度交流,还需要获得下游手机、电视厂商的支持和认可,这个过程十分复杂。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袁桐建议,政府在研发专项上应该增加更大的比例扶持上游企业,同时通过联合开发项目(面板企业+材料/装备企业绑定)的扶持方式,促进面板企业的积极性。

                                                     (综合资讯)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21-62511200),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上一篇:2018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强排行... 下一篇:纸箱一年最高涨30%,逼迫大牌用...
友情链接

一步步新技术

洁净室

激光世界

微波杂志

视觉系统设计

化合物半导体

工业AI

半导体芯科技

  首页 | 关于我们|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Copyright© 2024: 《洁净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