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污染控制 生物制药 IT电子
本期内容
赞助企业
行业新闻
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
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
录入时间:2020/3/25 14:58:18

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

 

2019年,5G手机试水,TWS耳机爆量,ETC覆盖率达90%,AR/VR迈向爆发前夜……迈入2020年,哪些行业应用将持续火爆,成为电子制造产业链中的关注焦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我国电子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从产业链分析来看,下游终端品牌方面国内企业在智能手机、安防监控、通信基站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已经确立起部分优势。在中游模组端制造方面,国产企业通过产品品质、成本控制、规模化交付能力上的提升,在光学摄像头模组、声学模组、电池模组、液晶显示模组等细分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位居国际前沿。上游核心零部件如高端芯片设计、高端芯片制造、高端制造装备、高端连接器以及核心原材料等方面,国内企业仅少部分企业实现突破,是未来长期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中游制造领域主要的业务特点是产值规模大,但是议价能力较弱,导致利润较薄。国内电子制造业在制造端经历过引进外资、培养人才、自主创新以及逐步赶超之后,目前已经进入了需要全面产业升级的阶段,未来升级的方向将是上游核心技术以及下游品牌实力。

全球电子制造业巨大的市场空间

1电子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电子制造行业产品种类繁多,下游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机、电脑、电视机、工业控制设备等产品。按照每年主要产品的全球出货量级,智能手机在15亿部左右,笔记本电脑在1.6亿台左右,电视机在2亿台左右,分别对应的产值达到3万亿、1万亿和1万亿级别。随着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消费电子产品单价仍在持续上升,从而带动更大的市场空间。

 

 


2国内电子产业公司快速成长

按照中信电子行业分类,目前国内 A 股电子行业上市公司230家,整体市值为4.09万亿。2018年总收入为1.41万亿,净利润为552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收入为1.10万亿,净利润为 572亿元。

 

3国内智能手机品牌企业占据一席之地

在下游品牌方面,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如华为、OPPO、VIVO 以及小米等品牌终端过去十年获得快速成长,基本占据了一席之地。2016年-2018年,华为、OPPO、VIVO和小米等四家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5%提升至 37%,其中华为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幅度最大从9%提升至14%。

 

 

 

4产业链分布情况

从产业链分布来看,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材料、核心零部件、制造设备、芯片设计等环节,中游主要为实现显示、图像、声音等输入输出信号端功能的模块组装,下游主要品牌端整机。

 

 

 

上游核心器件需要持续产业升级

1信号处理模块:半导体芯片产业链

芯片产业链板块上游:芯片设计领域。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上游芯片设计环节上市公司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存储芯片、射频芯片、图像传感器芯片、生物识别芯片、模拟器件芯片、WiFi 芯片等,以及功率芯片、电源控制芯片、功能控制芯片等多个领域。芯片设计板块位于整体产业链上游,板块公司整体毛利率都在30%以上,都属于轻资产模式,固定资产周转率及ROE水平处于相对较高位置。

 

从收入端规模来看,主流头部芯片设计公司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如汇顶科技、兆易创新、紫光国微等自身收入2018年在20亿-30亿元左右,2019年韦尔股份、闻泰科技等公司通过收购国外资产后收入规模将跃升至100亿以上的水平。相比之下,国外细分领域的芯片设计前沿公司收入基本都在上百亿美金的水平。

 

 

 

芯片产业链板块上游:原材料及设备领域。目前国内半导体芯片原材料上市公司主要涉及领域包括光刻胶、清洗液、高纯度靶材等环节。从收入端规模来看,2018年主流头部原材料公司收入在10亿元以内,整体规模较小。

 

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上市公司主要涉及领域包括氧化炉、扩散炉、离子注入机、刻蚀机等环节。从收入端规模来看,2018年主流头部公司收入在20亿-30亿元,毛利率在30%以上。净利润率由于研发投入较大,相对较低,同时也导致ROE水平相对较低。

 

 

芯片产业链板块中游:晶圆制造。中国台湾的台积电,2018年收入为303.89亿美元,占全球前十大IC制造规模收入比例超过50%。中国大陆企业在前十位的分别有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2018年收入分别为33.78亿美元和9.45亿美元,占全球前十大IC制造规模收入比例分别为5.64%和1.58%。收入排名第三的华润威电子目前正在申请A股上市。

 

盈利能力方面,台积电的综合毛利率在45%以上,净利润率在30%以上。国内晶圆代工前沿企业目前规模量产制程在28nm 的水平,相比国际前沿企业7nm的水平落后2代-2.5代,导致其盈利水平相对较低。

 

 

 

芯片产业链板块下游:封装测试。封测行业国内企业企业在国际上已拥有较强竞争力,2018年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三家企业在全球市场市占率17%,且在封装技术能力较为全面,掌握了全球先进的封装技术,未来有望进一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前沿公司长电科技收入规模2018年达到238亿元。

 

2信号处理模块:被动元器件产业链

2018年国内被动元器件前沿公司中,电阻及钽电容板块振华科技收入53亿元,陶瓷电容板块风华高科收入46亿元、电感板块顺络电子24亿元,铝电解电容板块艾华集团及江海股份收入在20亿元左右。作为基础元器件,被动元器件行业商业模式相对较好。前沿公司盈利能力较高,毛利率30%-50%,净利润率15%-20%。

 

 

3信号处理模块:主板覆铜板及PCB产业链

PCB为电子工业之母,是所有电子产品零部件的载体。覆铜板则是制造PCB的核心原材料,为PCB行业上游。考虑到电子产品短小需求,柔性电路板FPC(Flex PCB)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2018年国内覆铜板前沿生益科技收入为120亿元,深南电路收入为76亿元,鹏鼎控股收入为258亿元。PCB领域技术路径相对成熟确定,前沿公司毛利率在20%-30%之间,净利润率在10%左右的水平,相对比较稳定。

 

 

 

中游模组环节立足优势,做大做强

1输入输出设备:液晶显示产业链

上游原材料及生产设备环节。液晶显示器产品上游主要包括玻璃基板、偏光片、光学膜、液晶、取向剂、油墨等原材料,以及激光切割、贴合、检测等设备。2018年国内前沿的玻璃基板公司东旭光电收入在282亿,偏光片前沿公司收入在8.8 亿元,设备前沿公司精测电子收入在14亿元左右。

 

整体而言,上游原材料及设备类公司规模较小,竞争力较低,毛利率在15%-20%,净利润率较低。设备类公司定制化程度较高,毛利率在30%-50%,利润率10%-20%的水平。

 

中游液晶面板及模组。目前国内大尺寸液晶面板前沿公司京东方2018年收入规模为971亿元,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前沿公司深天马2018年收入为289亿元。由于价格持续走低,目前面板公司毛利率在15%-20%之间,净利润率跟随价格波动,目前在3%左右。

 

液晶模组公司主要业务模式为组装加工,合力泰2018年收入为169亿元,其余主流液晶模组公司如华映科技、莱宝高科、同兴达等收入在50亿元-100亿元之间。主流液晶模组公司毛利率水平在15%-20%之间,净利润率在5%-10%之间。

 

 


2输入输出设备:光学镜头产业链

光学模组上游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如光学镜头、CIS芯片、滤光片、马达等。国内前沿的光学镜头公司舜宇光学科技2018年光学零部件业务收入在50亿左右(占总收入 20%),其他主流光学镜头公司收入规模在10亿-30亿之间。光学领域上游零部件公司毛利率普遍较高在20%-40%,净利润率在10%-20%的水平。

 

 

中游摄像头模组。欧菲光2018年摄像头模组收入244亿,舜宇光学科技2018年模组业务收入在200亿左右(占总收入80%)。光学模组业务毛利率普遍10%-15%,净利润率在5%-10%之间的水平。

 

 

3输入输出设备:声学模组产业链

声学模组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芯片、磁铁、音频线等,产品制造核心在于精密加工能力。目前国内声学产业链公司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游声学模组加工。

 

立讯精密、歌尔股份2018年收入分别为358亿元和237亿,毛利率分别为21%和19%。其他声学模组公司如共达电声、佳禾智能和瀛通通讯2018年收入在10亿元左右,毛利率在20%-25%之间。下游声学整机品牌公司漫步者2018年收入为8.8亿元,毛利率为31%。

 

4输入输出设备:天线及连接器产业链

连接器产业链上游包括黄铜、模具等,产品制造核心在于精密加工能力。目前国内产业链公司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游连接器加工。

 

2018年国内连接器前沿公司中航光电收入在78亿,天线前沿公司信维通信收入为47亿元,连接器前沿公司收入为13.4亿元。连接器公司毛利率在30%以上,净利润率15%-20%的水平。

 

5输入输出设备:外观件产业链

外观件产业链核心强调精密加工能力、成本管控能力以及大规模生产能力。目前国内公司在外观件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地位。

 

2018年金属外观件前沿公司工业富联总收入为4153亿,金属外观件收入在1300亿左右。玻璃外观件前沿公司蓝思科技收入为277亿元。从前沿公司来看,外观件加工毛利率在20%左右的水平。

 

6输入输出设备:零部件产业链

消费级电池及模切件等零部件产业链。电池模组上游原材料主要为芯片、电芯、FPC 等零部件,上游原材料基本能够国内企业供应。消费级电池模组国内前沿企业主要为欣旺达、德赛电池。2018年两家企业的收入分别为203亿元和172亿元。电池模组业务主要为制造组装,毛利率在10%左右水平,净利润率在3%-5%,相对较低。

 

模切业务零部件主要用于消费电子防尘、防水、Logo 等功能,2018年国内模切前沿公司LYZZ模切业务收入在120亿左右,净利润在18亿的水平。模切业务竞争优势核心在于快速反应能力、规模化制造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业务毛利率在30%以上,净利润率在15%左右。

 

7输入输出设备:LED产业链

LED产业链上中下游前沿公司表现出很明显的产业特征,上游利用技术壁垒,下游利用品牌和渠道优势获取较强的溢价能力,中游相对议价能力较弱,主要专注成本制造。

 

LED上游芯片领域国内前沿企业三安光电2018年收入为83亿元,净利润28亿元,毛利率为44.7%,净利润率为33.8%;下游应用端LED照明前沿公司欧普照明收入为80亿元,净利润为9亿元,毛利率36.5%,净利润率为11.2%。中游封装测试领域前沿公司木林森收入为180亿元,净利润7.2亿元,毛利率为26%,净利润率为4.05%。

 

 

 

 

 

 

8安防监控及激光设备产业链

安防及激光行业设备公司表现出明显的上游核心零部件、下游整机公司商业模式特征,盈利能力较强,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水平相对较高,同时资产相对较轻,固定资产周转率较高。

激光器国内前沿企业锐科激光2018年收入为14.6亿元,净利润4.33亿元,毛利率为45.32%,净利润率为30.09%;下游应用端激光设备前沿公司大族激光收入为110亿元,净利润为17.2亿元,毛利率37.5%,净利润率为15.6%。安防监控领域前沿公司海康威视收入为498亿元,净利润113.5亿元,毛利率为44.85%,净利润率为 22.84%。

 

国内电子制造业产业链梳理总结

通过对整体国内电子制造业产业链进行梳理,我们对行业有一个概括性的总结:上游需进一步产业升级,中游制造继续夯实基础,下游品牌端提升知名度获取品牌价值。

 

上游核心能力需进一步补强

上游设备、原材料以及芯片设计等领域国内基础还比较薄弱。高端制造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还需进一步补强。通过采取合适的策略,基于国内庞大的工程师红利,以及合理的政策导向等,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之路能够实现。

 

在上游设备、材料、芯片设计等领域,实现不同细分赛道的重点突破;中游晶圆制造及下游封装测试领域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对新技术持续的研发投入,持续跟进行业内前沿企业不掉队,长此以往则有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中游制造加工是强项,也是立足之本

利用国内40年改革开放培养的众多熟练技术工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规模制造能力,以及积极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国内企业在中游加工制造领域已经积累起较强的竞争优势。在消费电子的各类功能模块如光学摄像头、声学模组、触控模组、液晶显示模组、覆铜板及PCB、以及模切等领域的制造积累了较好优势,多个细分领域表现优异。

 

但是中游制造领域主要的业务特点是产值规模大,但是议价能力较弱,导致利润较薄。国内电子制造业在制造端经历过引进外资、培养人才、自主创新以及逐步赶超之后,目前已经进入了需要全面产业升级的阶段,未来升级的方向将是上游核心技术以及下游品牌实力。

 

下游品牌正在建立积极优势

 

在下游产品端,国内企业已经在家电(白电、黑电)、安防、移动基站以及智能手机等领域确立了部分品牌优势。随着产业链整体制造能力增强,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同时渠道优势逐步建立,服务优势更加明显,国内终端品牌能力将会持续增强。

                                                                  (电子网)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21-62511200),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上一篇:2020年医疗电子行业发展现状与... 下一篇: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助力药品高...
友情链接

一步步新技术

洁净室

激光世界

微波杂志

视觉系统设计

化合物半导体

工业AI

半导体芯科技

  首页 | 关于我们|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Copyright© 2024: 《洁净室》; All Rights Reserved.